返回

竹梆龙

传统手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
竹梆龙

  流行于铜梁东部、安溪一带,取铜竹节粗直部分,锯成一尺多的竹筒,一侧开一条口成成竹梆,下部嵌一铜,便于拿着玩舞,竹身形饰龙鳞,另用竹节制成龙头、龙尾,与龙身成一条竹梆龙,一手执竹梆舞动,动作表演如龙飞舞,为龙舞增添悦耳的竹梆声响,使整个表演,处处显示出清香幽雅的竹乡气息。竹梆龙平时可作小玩具,节庆时集中玩舞,可一条龙舞,可多条龙舞,对易可舞,队伍可大可小,随意变换,为铜梁龙舞中具有特色的品种之一。

  竹梆龙于2008年列入铜梁第一批区级"申遗"名录,其保护单位为西河镇、永嘉镇和安溪镇。

工艺特点

竹梆龙的制作需要选用上等的竹材,经过精心的处理和编织。主要特点包括:

  • 采用特殊的竹制工艺,确保作品结实耐用
  • 龙的造型生动传神,体现了传统审美特色
  • 装饰细节精美,突出民间艺术特色

文化价值

竹梆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,更是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:

  • 传承了传统竹制技艺
  • 体现了人民对龙的文化崇敬
  • 展示了铜梁地区独特的民间工艺特色

制作工艺

竹梆龙的制作过程复杂,需要经过多个步骤:

  • 选材:选择优质竹材
  • 处理:将竹材切割、打磨成竹梆
  • 制作:制作龙头龙尾和装饰
  • 组装:将各部分组装成完整的竹梆龙